相思子

发布时间:2024/10/21,浏览人次:766

相思子

别名 红豆、相思豆

学名 Abrus precatorius L.

科属 豆科,红豆属

形态特征 相思子是藤本植物。细弱,多分枝,被锈疏白色糙伏毛。羽状复叶;小叶8-13对,膜质,对生,近长圆形,长1-2厘米,宽0.4-0.8厘米,先端截形,具小尖头,基部近圆形,上面无毛,下面被稀疏白色糙伏毛;小叶柄短。总状花序腋生,长3-8厘米;花序轴粗短;花小,密集成头状;花萼钟状,萼齿4浅裂,被白色糙毛;花冠紫色,旗瓣柄三角形,翼瓣与龙骨瓣较窄狭;雄蕊9;子房被毛。荚果长圆形,果瓣革质,长2-3.5厘米,宽0.5-1.5厘米,成熟时开裂,有种子2-6粒;种子椭圆形,平滑具光泽,上部约三分之二为鲜红色,下部三分之一为黑色。花期3-6月,果期9-10月。

生态习性 喜光,根深材韧,抗风力强。根系发达,具根瘤,能固定大气中的游离氮。萌芽力强,生长较快。对土壤要求不严,耐干旱瘠薄,病虫害少。是阳性植物,喜强光。适合生长的温度23-30℃,生长快。耐热、耐旱、耐瘠、耐酸、耐剪、抗风、抗污染、成树不易移植。喜欢生长在开阔、向阳的河边、海滨、林缘或荒地。生长性非常强,如果不加控制,它甚至可以排挤占据其它植物的生存空间,成为该地的领主。

产地及分布 相思子原产于印度尼西亚,广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,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、香港、台湾等省区。

用途 相思子的种子红艳艳的,可作装饰或纪念品。根、藤、叶可以入药。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记载,相思子具有清热解毒、利尿的功效,根、藤对咽喉肿痛、肝炎有一定的治疗效果,叶可以用于治疗支气管炎。相思子在古印度被视为贵重物品,以毒物著称,曾作为避孕药和堕胎药,印度安达曼人喜欢将相思子煮食。

繁殖与栽培 相思子的繁殖一般以播种为主。

72d76282361ffa372ed3785941106e8.jpg

(图片来自网络,不做任何商业用途,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

相关资讯